本文是一篇财会硕士论文,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领导与协调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有关培养工作。(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财会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上市公司对社会经济发展展现出巨大推动作用。2016 年 3 月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作为我国第一部慈善法,它的颁布意味着国民对慈善事业的重视。而企业捐赠是慈善捐赠的主要来源。随着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在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同时,还要面临一系列的社会责任问题。其中,慈善捐赠就属于社会责任的范畴,同时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最常见的方式。根据《中国慈善发展报告》发现我国有 92%的企业均参与过慈善捐赠,慈善捐赠已逐渐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常见行为方式。慈善捐赠行为就是企业拿出其部分资源无偿的用于到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联的公益事务中。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最终可能不会为企业带来直接实质性的回报,即使如此,大多数企业依然不遗余力,不计较成本得失的进行慈善捐赠事业。对此类现象的探究已经变成研究热点。依据闲置资源理论,依照收益大于成本的理念,当且仅当企业拥有闲置资源时,企业才会参与慈善捐赠活动。因为对企业来说,最看中的依然是企业的盈利水平与企业绩效。但现实情况是参与慈善捐赠的企业不单只有盈利性企业,很多亏损性企业也参与其中。资料显示金花集团在 2011 年向玉树地震灾区累计捐款高达 1500 万元,但是在其 2011 前后几年的年报中可以发现金花集团已经连续几年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2008 年汶川地震后,向地震灾区捐款的企业名单中,不少亏损企业也参与了捐赠。其中,欧瑞莲在通讯恢复正常后,对外界发布公告称在 5 月 13 日到 5 月 31 日这段时间内,将会从每个获得的订单中拿出十元作为地震灾区的慈善捐款。但根据当年欧瑞莲的企业年报,欧瑞莲也处于亏损状态。山东国资委 2012 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对外捐赠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要求各企业在做捐赠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到自身发展规模、盈利水平、总体负债情况、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确定是否参与慈善捐赠及捐赠规模。因此亏损企业是否存在慈善捐赠行为,捐赠程度如何,参与慈善捐赠行为的亏损企业特点是什么,企业在利润状态亏损情况下参与捐赠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均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随着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企业在做慈善捐赠决策时,已不再单纯的只通过股东的角度研究问题,而会注重从企业整体的战略角度出发慎重考虑其慈善捐赠决策。虽然现有文献已有对企业慈善捐赠问题的研究,但是大多数文献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慈善捐赠行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上。并没有对企业的经营状态进行整理区分,因为亏损企业本身与盈利企业不同,其在很多方面与盈利企业都有很明显的区别。尽管已有学者开始着手研究不同盈利水平下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但是他们都是站在治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忽视了从亏损企业本身出发去分析其捐赠行为现状。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首先,关于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及其经济后果方面的相关研究,西方已有较多研究成果。虽然近年来,我国已有学者开始着手对相关方面展开研究,但对于不同经营状态下亏损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等方面的研究却相对少见。因此本文以我国亏损企业慈善捐赠行为这一独特视角对亏损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现状及参与慈善捐赠行为的亏损企业特点做出梳理分析,并对其慈善捐赠行为所引起的资本市场反应做出分析研究,以此丰富完善了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及其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同时又通过对慈善捐赠行为及社会责任的研究分析延伸了亏损企业的相关研究范围。其次,通过对亏损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研究,可以认识到慈善捐赠行为在多数情况下是种企业战略选择,不再仅属于最初道德伦理中的利他行为。这样会使企业管理层更理性的做出捐赠决策,从而提高企业慈善捐赠管理水平,使企业不仅可以良好的履行其社会责任,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实现双赢。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动机综述
观在现已有相关研究中,一般会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说来解释慈善捐赠的利己动机。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获得经济利益。因此该假说认为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实际上是在帮助企业实现其经济价值,故而采用了慈善捐赠这一具有“润色”的特征的行为来帮助企业实现经济目标。经济理性利己主义慈善捐赠观认为企业通过慈善捐赠为其争取到更多利益,因此企业管理决策者不会只利用闲置资源参与慈善捐赠行为,而且他们也会尝试证明慈善捐赠行为是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多经济利益的。Branco(2006)以资源基础观为理论基础,研究发现企业参与慈善捐赠可以增加企业内外部经济利益,以此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1]。对于经济理性利己的慈善捐赠动机,现有的研究大体分为了以下两类:现有研究认为慈善捐赠行为可以为企业带来商业利益。从某种程度上说,慈善捐赠是最常见的企业战略行为,带有一定的动机性,来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例如慈善捐赠行为可以得到社会公众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品牌效应,促进销售额,最终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在产品促销动机方面,Serfeit(2004)通过分析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与其广告效应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慈善行为有助于弥补企业广告效应不足的结论,并且与广告效应相互促进,对企业销量产生正向促进的影响[2]。罗正英(2016)选取2008 年至 2013 年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在合法性的视角下,对企业慈善捐赠动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慈善捐赠倾向与其营销动机呈显著正相关性[3]。钱丽华(2015)研究发现,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其实是向消费者发出了声誉信号,其捐赠水平有助于提高广告营销的市场效果[4]。陈小林等(2009)以 2008 年汶川地震作为事件点,研究发现在地震后参与慈善捐赠的企业,后期得到了明显的广告促销效应,说明企业通过慈善捐赠来获取广告效应并提高产品销售量[5]。在企业声誉动机方面,慈善捐赠也有助于企业获取声誉资本,最终提升企业绩效。
.........
第二节 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影响因素综述
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企业规模、行业特征、企业控股股东性质、政治联系及企业业绩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
一、 企业规模
企业员工人数,营业收入及总资产是衡量企业规模的三大指标。现有更多研究认为,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与企业规模间的关系呈“U”字形。叶艳(2017)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与其慈善捐赠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U”字形关系。小规模企业因为对合法性的需求而参与慈善捐赠,大规模企业随着组织可见性的提升而加大捐赠力度,中等规模企业捐赠程度则相对最低[17]。 Udayasankar(2008)认为相比于中小型规模企业,大规模企业不仅更有能力参与慈善捐赠活动,而且他们也更容易成为社会的焦点,受到更多监督,在迫于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慈善捐赠。小规模型企业与社会各阶层和消费者的关系较大型企业更为密切,因此为了巩固与社会各界的亲密关系,小规模企业更愿意参与慈善捐赠[18]。Amato(2007)也通过研究企业特征与捐赠金额间的关系发现大规模与小规模企业的捐赠金额与营业收入的比率高于中等规模企业[19]。
.........
第三章 亏损企业慈善捐赠的理论基础.............13
第一节 资源依赖理论.... 13
第二节 社会交换理论.... 13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 14
第四节 战略性慈善理论........... 15
第五节 效用理论............ 15
第四章 亏损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现状研究.........16
第一节 连续三年亏损企业慈善捐赠行为..... 16
第二节 连续两年亏损企业慈善捐赠行为..... 19
第三节 参与慈善捐赠的亏损企业特征分析............ 23
第四节 研究总结............ 32
第五章 亏损企业慈善捐赠行为案例分析.........33
第一节 企业概况............ 33
一、 亏损状况.............33
二、 捐赠情况.............34
第二节 锡业股份慈善捐赠行为相关特征..... 35
第二节 锡业股份慈善捐赠行为的资本市场反应.... 38
第四节 案例总结及启发........... 44
第五章 亏损企业慈善捐赠行为案例分析
在上一章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对参与慈善捐赠的样本亏损企业的捐赠行为,亏损情况及参与慈善捐赠的亏损企业特点等现状作出概括整理。5.12 汶川地震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进行了一项针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大众评价调查,该调查显示:79%的消费者会优先选择参与公益捐赠企业的产品,95.9%的股民认为企业捐赠是利好的并会考虑购买参与公益捐赠企业的股票。因此本章将结合前文对捐赠现状的整理分析重点对案例企业亏损时期的慈善捐赠行为及其慈善捐赠行为引起资本市场反应做出研究分析。在研究亏损企业慈善捐赠现状的样本中,发现锡业股份在亏损情况的下仍存在有大额慈善捐赠行为,每年捐赠金额位居参与慈善捐赠的亏损企业前列,并且每年均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其年报及社会责任报告中对捐赠信息有详细重点的披露。因此选择该企业作为案例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一节 企业概况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锡业股份)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为 166877.63万人民币,属于地方国有企业。该企业是有着 130 年历史传承并以锡为主营业务的矿业公司,属于有色金属制造业。现已成为中国锡行业的骨干企业。2002 年“锡业股份”A 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代码为 000960。公司自上市以来,生产规模及资产规模就不断扩大。总资产由刚成立时的 16.34 亿元增长到 284.25 亿元。2005 年来锡的产量一直位于世界首列。公司主要业务有有色金属及其矿产品,化工产品,非金属等业务。主要产品有锡锭、阴极铜、锡铅焊料及无铅焊料、锡材、锡基合金、有机锡、无机锡化工产品及锌精矿含锌等 14 个系列 660 多个品种。该公司拥有世界最长、最完整的锡产业链,采用多元化经营模式。与此同时,公司仍在不断努力探索下游产业的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行业,以期增加公司的盈利点。营销方面,公司在全球构建了较为健全的营销网络,以上海为中心,在国内 19 个城市设立了营销网点,在境外设立了 4 家子公司。目前锡业股份属于我国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
总结
锡业股份是一家的地方国有企业,属于有色金属制造业。在净利润亏损的情况下存在有较大金额的慈善捐赠行为,其捐赠金额在参与慈善捐赠的亏损企业中位列首位,使该案例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章结合前文对亏损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现状的整理研究对锡业股份的慈善捐赠行为及其慈善捐赠行为引起的短期资本市场反应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结合锡业股份的亏损与捐赠情况由企业特点,营业收入占比及获得的政府补助等三方面对企业的捐赠行为进行分析。整理发现是否参与慈善捐赠及捐赠程度对于在亏损时期的锡业股份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随便的决定,是需要企业管理层根据其目标需求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及所处客观环境做出重要决策。而慈善捐赠作为企业战略,方便企业达到目的,并以此来获得公众信任及政府青睐。(2)本章将锡业股份发布 2015 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事件,运用事件研究法下的市场模型来研究该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对其资本市场短期内带来了怎样的效应。根据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日后企业明显攀升的股价异常收益率可以说明资本市场短期内锡业股份的慈善捐赠行为持正面态度,并由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日前后资本市场表现出的效应认定捐赠行为为该企业带来了正的市场绩效。
..........
参考文献(略)
提供海量毕业论文,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留学生论文,商务报告相关资料检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