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球化形势的影响下,上世纪4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国际理解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迎来了更好的机遇与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形成了一张相互交织的网络,各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这张网而单独存在。我国更是把握住了这种国际趋势的脉搏,于2013年起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在与其他国家共同合作的前提下携手共进。“国际理解”、“国际理解教育”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源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现有研究与分析多从现实角度出发,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加以论述,但却缺乏学理上的来源与支撑。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是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其中包含了对和平、人权、民主的普遍诉求,对跨文化理解与可持续发展的向往以及对合作与和谐的共同渴望,与国际关系学、经济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哲学等诸多领域的具体思想不谋而合,国际理解教育可以从这些思想中提取出广泛的理论依据和支撑来源。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其著作丰富而广泛,意义重大而深远,尤其是从国际主义或全球主义的角度,深刻反省了近代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为现代教育指明了出路,其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启发与指导意义无疑是举足轻重的。本文基于杜威的经典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探究其民主社会思想与教育哲学观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指导与启示,为国际理解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开展提出研究建议。
二、杜威的民主社会观念与国际理解教育
1.“共同利益”的时代意义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呼唤
杜威所提倡的民主社会理想强调了“共同利益”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共同利益的存在,“不同的生活经验模式不能自由交流,每一方面的经验都失去意义”。民主社会需要社会各成员加大相互之间的自由往来,形成大量共同的价值观念。如果国家、家庭、学校、社会只顾自己的利益、互不相容,将会“使生活僵化和形式制度化,使群体内部只有静止的和自私自利的理想”。“共同利益”的存在可以促进不同群体相互学习、扩大视野,促使整个社会和谐、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公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已经成为了可能。全球化脚步的加快更是缩短了各国之间的距离,让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共同参与各种各样的事业。同时,世界各国也普遍意识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全球性。如果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时代背景下,各个群体仍固守僵化的局部利益而不顾共同利益,不仅个体利益得不到满足,还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全球性影响。
这种联动的社会大环境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用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原文来表述就是:“各种利益相互渗透,并特别注意进步或重新调整,这就使民主社会比其他各种社会更加关心审慎的和有系统的教育。”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诉求为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长土壤。在“共同利益”的形成过程中,国际理解教育可以帮助各国增进相互了解与相互宽容,加强互相之间的共同合作,以便于携手解决共同存在的各种问题。
2.“打破屏障”的先见思想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启发
有学者批判杜威所提倡的“未来的民主社会应当泯除阶级对立和种族对立,最后还要泯除国界”的观点,然而笔者认为,这正是杜威的思想伟大和可贵之处。“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开拓的时代,都和过去各民族和阶级之间从相互封闭到消除隔阂相应。”即便是战争也并非全无积极作用,至少其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开阔了原本的视野。19世纪末中国的大门正是以战争的形式被西方列强打开,才使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意识到了世界的风云变幻,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而开始了虚心学习之路。
随着当今社会共同利益的不断增多,这种消除隔阂、泯除界限的积极作用更加显现出来。“人们参与一种有共同利益的事,每个人必须使自己的行动参照别人的行动,必须考虑别人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有意义和有方向,这样的人在空间上大量地扩大范围,就等于打破阶级、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过去使人们看不到他们活动的全部意义。”
屏障的打破使我们更加聚焦于所面对的问题本身,例如对空气污染问题的解决不再止于等风将污染物吹出自己的地区、自己的国家,而是从源头上寻找污染来源,彻底加以净化。“打破屏障”是对问题本身的回归,是超越自我的更进一步的提升要求,是一种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深谋远虑。
国际理解教育正是一种“打破屏障”的教育,通过异国语言、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知识的学习以及全球化理念的灌输,达到跨文化理解的目的,由理解产生宽容,由宽容加强合作,进而达成和平、人权、民主、可持续发展等普遍诉求。为了“全体人类相互之间更充分、更自由、和更有成效地联合和交往,国家主权必须属于次要的和暂时的性质”,这对国际理解教育所需要传递理念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国家”的概念是随社会发展后出现的,是人为的划分,而为了社会的更进一步,国家的概念反倒在一定程度上蒙蔽了人们的双眼,忽视了活动的本来意义。因此国际理解教育只是讲一些战争的可怕、防止可能发生的国际猜忌和仇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打破国家、种族、阶级间的屏障,让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加自由而广泛。
3.“社会教育”的本源理念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支持
在国家的概念下,教育运动很难与政治生活中的民族主义运动割裂开来,尤其是在分裂的年代,国家的教育更易于形成一种统一的共同目的而刺激该国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渗透到每个岗位当中,成为每位国民的行动准则,尤其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会毫不犹豫地为国家利益做出自我牺牲,此时教育就演变成了“纪律训练的过程”,而不是“个人发展的过程”。
反之,没有国家利益的指引片面强调个人发展的教育又难免陷入“利己主义”、“缺乏理性”的泥潭。在“广泛联合、相互合作的社会”与“范围较狭窄的、排他性的、因而含有敌对性质的事业和目的”的矛盾交织中,杜威明确了“社会教育”这一概念的涵义,指出应该提供尽量充裕的教育教学设施及平等的教育机会,以减少经济上的不平等状况,排除社会以经济状况划分不同阶级的可能,使青年能够在教育的影响下“成为自己经济和社会的前途的主人”;同时要使国家主权处于次要和暂时地位,以便团结起来从事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在“社会教育”的概念里,杜威不仅阐释了教育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更明确了教育与经济、与阶级划分、与国家界限之间的关系,提倡一种更加纯粹的教育,即教育就是一种解放个人的能力,时刻帮助社会的向前生长。这种纯粹的教育为国际理解教育不分国家、不分种族地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做出努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杜威的教育哲学观与国际理解教育
1.“教育的目的”观念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启示
杜威的“教育的目的”观念是其思想中备受争议的理念之一。为了排除因翻译问题而导致的误解,本文回归到杜威的英文原著中尝试探究所谓“教育无目的论”的真正含义。结合这三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位置和其所起到的作用,不难看出,这三处“教育无目的”其内涵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包含了“教育无终点”和“教育无目的”两重含义。第四章中提到的“education process has no endbeyond itself”是指教育是一种终身性的活动,教育没有终结,应该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过程,这种观点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反观国际理解教育,其指导性文件《作为学校课程和生活之组成部分的国际理解教育》中也提到“各级教育均应对国际理解有所贡献”。
教育是一种没有终点的终身性活动,是为了人持续不断的生长。在终身的学习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应该为国际理解教育做出努力,以达成一个更加和谐的人类社会。可见杜威并不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应有“目的”的存在,而是应该从人的角度更加审慎地制定目的。所谓的“教育无目的论”与其花大量笔墨论述的目的的性质及良好目的的标准等并非前后矛盾,而是蕴含着一种更深层的思考,即不要将目的视为单纯的结果,强调目的应通过内在的思考过程而产生,注意到工作内在的连续性,用目的为教育活动指引方向。
对国际理解教育而言,在其事实过程中,所要达成的目的也应该由具体实施者慎重考虑,制定并深刻理解进行这一教育的目的,而非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机械地执行知识的传达。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种学科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时候都应该将教师的热情、学生学习的渴望等人文色彩注入其中,让整个过程的全体参与者都能够预见这一教育活动的目的,从而使这种教育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2.“一致性与连续性”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要求
在自然状态下,主、客,身、心,知、行等并非是二元分立的,正是由于人类的恐惧和无知人为地进行了二元论的假设与划分。杜威批判了二元论中这种将“知与行、理论与实践、作为行动的目的精神的心灵与作为行动的器官和手段的身体”相分离、相割裂的观点。他通过生理学与心理学的进展表明心理活动与神经系统活动的联系,通过进化论强调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连续性,通过指出实验方法既是发现又是证明的方法驳斥了知与行的分离。
此外,杜威还进一步在道德论一章中阐述了行动中内部与外部、义务与兴趣、智力与性格、社会与道德相互对立的荒谬,强调教育中的连续性,认为教育不只是达成美好生活的手段,“教育就是这种生活。维持这种教育的能力,就是道德的精髓”。此外,杜威的经验理论进一步破除了传统哲学中二元论假设,称经验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刺激——反应”活动是连续不断地发生的过程,人们在经验的不断改组和改造中形成新的认识,完成持续的生长。
杜威深知经验是来自于过去的,而教育却是指向未来的,仅仅传授过去的知识并不能确保学生具有面对未知、面对未来的能力,一方面,教育要进行不断地改组和改造,将好的一面纳入到教育中,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一种学会自己进行“联结”的能力,将这种“改组和改造”的能力同时也传授给学生,使其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形成由过去指向未来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这种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一方面在纵向上提醒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不应该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教育阶段,应该延展至每一教育阶段中;另一方面在横向上启发了国际理解教育对经验不断改组和改造的注重,学习者应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形成接受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意识到处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所需要的国际性知识,更加主动地进行终身学习,享受生活,享受教育,不断生长。
四、对国际理解教育开展的具体建议
1.强调国际理解教育的终身性,不局限于学校教育领域
现今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与开展多存在于学校教育领域,成人的国际理解同样重要,但却缺乏相关理论与实践,这与国际公共教育大会对各个阶段各级教育提出的要求并不相符,也与杜威强调的教育的延续性和一致性相背离。面对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国际理解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将成人的国际理解教育纳入研究视野,不局限于学习教育,而是走向受教育对象更广、教育方式更加灵活多样的成人教育领域之中。
2.强调国际理解教育本身的重要性,不做其他事情的手段或工具
国际理解教育不是统治国家的手段,不是经济发展的附属,不是政治活动的工具,虽然在实践中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政治、经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应从自身角度出发,来自其教育活动内部,而非由其他因素主导。以彼得·圣吉的系统观点来看,整体系统的内部会产生一种正反馈的增长模式。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能进一步推动国际关系的和谐,促进国际地位的提升,乃至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是首要的是从国际理解教育本身出发,强调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使其自然而然地起到带动作用。
3.强调师生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同,有目的地从事教与学
在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内容方面,如果只强调战争的可怕、防止可能发生的国际猜忌和仇恨,会使学生产生畏惧,这种畏惧反倒可能导致学生减少国际往来,不利于他们理解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在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中,其教与学不应该仅作为国家要求、学校要求而存在,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学习国际理解的相关知识与自己未来发展的联系,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异国文化、语言、地理风貌、历史故事、宗教信仰等相关知识,扩充自己的视野,成为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博学、更加自由的世界公民。
4.强调打破国与国的边界,专注于人类共同事业
在合作解决共同问题的时候,国家、种族等边界往往会起到蒙蔽作用,让我们局限于本国利益而忽视共同利益,某些自私、短视的思想会阻碍相互的交流与合作,不利于共同发展。在将国际理解纳入终身教育体系的同时,应该时刻提醒师生,当本国利益与全人类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大局为重,将目光放长远,为自己,同时为后代、为未来做考虑,眼前利益的让步换来的是更加和谐的国际关系、更加持久的长足发展以及更加平等的交流氛围。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