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   正文

高等教育经费管收支理研究——基于上海实践

添加时间:2014-04-24 16:27:57   浏览:次   作者:www.dxlwwang.com
专业论文资料, 搜索论文发表论文代写论文网为你解忧愁!详情请咨询我们客服。
获取免费的论文资料? 欢迎您,提交你的论文要求,获取免费的帮助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财政管理改革己逐步进入以支出管理改革为重点的新阶段,高等教育经费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高等教育经费财务收支监管,规范其支出方式和支出范围等这一前提下,注重“追踪问效”,加强对高等教育经费的监管,其重要性已逐渐显现。当前高等教育经费紧张是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着高等教育经费使用不尽合理、损失浪费不同程度依然存在等问题,使本来就紧张的高等教育经费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加剧了资金的供需矛盾。开展高等教育经费监督管理,对高等教育经费的配置与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检查其管理效益水平,评价和分析影响整体管理效益的因素,能够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经费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能,维护资产安全,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办学效益。因此,研究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无疑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长,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
本文在阐述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一般理论后,将通过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支出与效益关系的角度,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上海市2005--2010的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同时分析上海市高等教育经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结构,针对上海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使高等教育经费能够合理分配、科学使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在围绕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方面,美国教育经济学家W. Schultz ( 1963)首先提出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补偿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出的教育经费和私人负担的学费,他认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包括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等的服务成本,以及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及利息成本,但不包括与教育服务无关的附属活动的成本,也不能包括向学生提供的奖学金、补助等“转移支付”支出;二是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这一部分成本可用学生因为上学而放弃的收入来衡量⑴。BruceJohnstone (2003)认为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应该由政府,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人士 (捐赠)来分担,这就是其著名的成本分担理论。John Vaizey( 1958 )分析了英国的教育经费支出在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的变化走势,他认为教育经费支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第一次提出了 “教育成本”一词。Bowen (1980)提出高等教育成本多数情况下是指高等教育支出,是高等学校为获得建设校园的土地,聘用教职工人员以及资助学生的支出,在这里高等教育成本仅仅是高等学校支出的代名词而已。高等学校的成本通常可以理解为高等学校为了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资源价值。
在围绕高等教育经费绩效管理方面,Michael Leszczensky (2007)通过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德国高等教育的财务状况,发现由于缺乏竞争,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内部的有限经费也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德国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各州政府拨款,占其全部收入的79%,这一拨款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在政府调控机制下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实施绩效导向拨款,增强院校竞争力,其意义深远。
...........................


第2章本文相关理论基础


2.1本文中涉及若干关键词的界定


2.1.1高等教育经费


高等教育经费是指国度、各级政府、社会力气及个人直接用于高等教育的费用,是为高等教育提供物质条件的货币表现,是开展高等教育事业和进步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物质保证。其中,国度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国度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效劳收人用于教育的经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指中央、中央各级财政或上级主管部门在本年度内布置,并划拨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单位、教育事业单位,列人国度预算支出科目的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拨款、科研拨款、根本建立拨款及其他拨款。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指中央和中央各级政府为开展教育事业而指定机关特地征收,并划拨给教育部门运用的实践数额,包括教育费附加、中央教育附加及中央教育基金。
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指中央和中央所属企业在企业停业外资金列支或企业自有资金列支,并实践拨付所属学校的办学经费。校办产业和社会效劳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指学校举行的校办产业和各种运营获得的收益及投资收益中用于补充教育经费的局部。
民办学校中举行者投入指办学的单位或公民个人拨给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社会捐赠经费指境内外社会各界及个人对教育的赞助和捐赠。
事业收入指学校和单位展开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依法获得的、经财政部门核准留用的预算外资金,以及经财政专户核拨回的预算外资金,包括教学收人和科研收入,学生缴纳的学杂费,借读学生缴纳的借读费,住宿学生缴纳的住宿费,按照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的其他费用等。其他收入指除上述各项收入以外的其他各项收人。
...........................


2. 2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理论基础


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是以传统经济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是运用具有高等教育特点的相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本文将两者结合,选取公共产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以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 2.1公共产品理论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首次提出“公共产品理论”,在他的理论中,他对公共产品的定义为:“扩展其服务给新增消费者的成本为零、且无法排除人们享受的物品”,其定义的核心是公共产品具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的受益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受益的对象之间不存在冲突,也就是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斥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用,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相对于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由市场提供。在现实生活屮,除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以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产品,即为准公共产品。它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征:一方面在消费上具有排它性,在供给上可以实行排除,将不付款者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又具有外在利益,可以为社会共同享有,不能在个人间划分,也不能把一些人排除。因此,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可以归结为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不充分性。准公共产品兼具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性质,而且两者都不充分。
............................


第3章上海市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现状及分析........21
3.1上海市经济特点与发展方向............................21
3.2上海市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22
3.2.1上海市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本形式..........22
3.2.2上海市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本情况.............23
3.2.3上海市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27
3.2. 4上海市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30
3.3上海市高等教倉'经费的支出.....................................33
3.3.1上海市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现状................................33
3.3. 2上海市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冇在的主要问题.............34
3.3. 3上海市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36
3.4本章小结......................................................................37
第4章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国际借鉴...............................39
4.1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情况介绍.........................39
4.1.1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情况...................................39
4.1.2英国高等教肓经费管理情况...................................40
4.1.3日本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情况..................................41
4.2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借鉴启示................................43
4.2. 1科学的高等教育经费管理体制..............................43
4.2.2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的多渠道发展.................44
4.2.3绩效拨款政策.......................................................45
4.2.4加强对高等教育经费的监控力度........................46
4.3本章小结................................................................47
........................................


第5章完善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建议


5. 1完善高等教育经费监管机制


高等教育经费的监管一直是当前上海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上海市高等教育经费监管工作中,长期存在监督体制不健全、管理方法落后、监督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应加强财务法规体系建设,抓好教育经费的全程预算监督,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和内部监督机制。


5. 1.1加强财务法规体系建设


现行《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有所规定,但因其过于笼统而无法实施,这种制度上的缺位导致高等教育经费从投入、筹措到分配、使用整个过程的监管力度都不够,也使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受到质疑。因此,上海市要完善高等教育经费监管机制,首先要加快地方财务法规体系建设,为高等教育经费监管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上海市各级教育机构和部门对现行财务制度中存在遗漏或政策模糊的地方,应抓紧修改补充,力求财经法规、财会制度条款分明,界限清晰,内容具体,规定明确,可操作性强,使各级党委和财会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加强法制建设,强化高等教育经费监管,除了健全财务法规之外,上海市还应修订相关的奖、惩法律法规等其他的法律法规来配合会计法规的实施,明确财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
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单位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通报。对各类因违反财务工作纪律而触犯法律的经济犯罪行为,必须严格依法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


结论
从高校层面看,上海市各高校应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预算执行与绩效目标纳入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考核指标,搭建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管理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平台。结合教育经费基础数据库或财务管理控制平台,实现对所有项目的考核,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将项目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项目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以增强高校领导、项目负责人的绩效观念,落实以绩效目标为核心的绩效预算体系。同时,按照学校管理层次,分别建立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经济责任制,构建多层次的经济责任体系。将财经工作的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校内各部门、各单位直至个人。对因管理不善、控制不严等造成经济损失的有关人员,依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追究相应责任。从政府层面看,上海市政府应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对财政支出进行切实有效的绩效评价与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问责。将评价考核结果与下一年度的拨款直接挂钩,加大绩效拨款力度。激励高校坚持产出导向,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产出。通过绩效考核,实现对绩优学校的奖励和对绩差学校的处罚,引导高校领导者增强办学成本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责任观,促进办学效益的提高,实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略)

提供海量毕业论文,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留学生论文,商务报告相关资料检索服务。
本论文由代写论文网整理提供 https://www.dxlwwang.com/
需要专业的学术论文资料,请联系我们客服
本文地址:http://www.dxlwwang.com/jiaoyushuoshi/1110.html
论文关键字:高等教育 经费管理 上海市 资产安全 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