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   正文

伊斯兰教义中的政治教育因素研究一论中国穆斯林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

添加时间:2014-03-22 12:29:20   浏览:次   作者:李辉
专业论文资料, 搜索论文发表论文代写论文网为你解忧愁!详情请咨询我们客服。
获取免费的论文资料? 欢迎您,提交你的论文要求,获取免费的帮助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宗教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早就产生并且长期存在,一直绵延至今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无论在时间的绵延上,还是在空间的广袤上,都是社会历史的重要特征之一。当今时代,人们过多地陶醉于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美好前景,但是在深刻认识自我及协调人际关系上并没有真正成熟,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政治观点上的矛盾,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以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使人类迈向新时代的步伐显得格外沉重和艰难。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在中国信教的穆斯林群众约计2200万左右,大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64%,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回族穆斯林在中国是分布最广的一个庞大的少数民族群体。由于拥有宗教信仰的教民是很容易被误导和利用的,因此在近些年出现一些侮辱、俳谤、或者煽动民族矛盾的好事之徒,制造了诸如新疆7.5事件、性风俗事件、甘肃假羊肉事件等。另外还出现了一些不尊重信众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而激起了民族情绪事件,例如,新浪屏蔽穆斯林事件。
还有一些打着穆斯林旗巾只的人,从内部离间穆斯林群众之间的感情,潜移默化地歪曲穆斯林宗教信仰以挑起民族争端。这就要求穆斯林群众要坚固自身思想防线,提高政治觉悟,严格遵守伊斯兰教法、教义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这样才能在和谐有序的国度里工作、学习和生活,虔诚地做好功课。愿真主安拉恩赐穆斯林群众两世吉庆。
本文试图吸取伊斯兰教义中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一致的积极有益、团结上进的教理和信条,并且借鉴伊斯兰教义的合理因素来分析怎样对穆斯林这一庞大且拥有虔诚宗教信仰的群体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二、文献综述


当前学术界对穆斯林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说著作和论文都非常少。但是就宗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两门学科的研究以及学科建设来说,研究逐渐深入,学科建设力度很大。就伊斯兰宗教信仰而言,其实也是一种教育形式,必定有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存在其中,这就使得伊斯兰宗教信仰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
因为在伊斯兰教义中最核心的一部分就是信经典,《古兰经》在穆斯林心目中重要性就像《共产党宣言》对共产党人的重要性一样。所以为了撰写本论文,作者查阅了马坚翻译的《古兰经》,这部经典是研究伊斯兰宗教问题所必须研读的,它在历史上把像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人凝聚成为了一个坚强的民族,使他们的多神崇拜转变为一神崇拜,它也直接影响阿拉伯半岛的文字学、文法学、修辞学、圣训学、教律学、法理学、教义学,可以说它凝聚了一个民族,形成了一个文化体系。它的重要性可以从回族这一少数民族来看,它的绝大部分风俗习惯和民族特征都是依从《古兰经》。“伊斯兰”三个字的阿拉伯语义就是“顺从者”,自从《古兰经》降世以来,穆斯林的顺从都是围绕真主安拉、穆罕默德圣人和这部经典而言的。因此,对穆斯林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从《古兰经》这部经典着手。
.............................


第二章加强穆斯林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一方面,在分析穆斯林群众的宗教信仰问题和涉及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时需要达成一个理论共识,那就是要依据正确的宗教观,客观看待伊斯兰文明的积极作用。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观点: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一个社会阶级(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或一个社会集团(无论是剥削集团还是被剥削集团)所维护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如果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那么它在历史进程中就是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的产物,其宗教思想或信仰凝练出的积极因素也必会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伊斯兰教从诞生、发展到完善至今已有1400多年,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宗教思想不断系统化、教义教规不断制度化、宗教哲学不断政治化、圣经圣典不断生活化,这造就了伊斯兰教文明,纵观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印度、希腊和阿拉伯伊斯兰)中只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宗教特征鲜明的文化。由此可见伊斯兰教在人类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在分析伊斯兰教本质、功能和方法上也需要达成一个理论共识,伊斯兰教本质上也是表现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宗教形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观点:社会是人类的社会,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人和人关系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人和人的关系在观念形态上的具体表现。
宗教作为上层建筑,其实也是人观念的表现,只是这种对宗教观念的信仰和对神的崇拜是人做为人的自我异化。
...............................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中国穆斯林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于宗教的本质、宗教的社会功能以及宗教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宗教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构成的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宗教以及正确认识、客观分析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宗教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教观深刻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和宗教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客观认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和正确处理宗教工作。在当今社会,伊斯兰教的社会作用并不是完全消极的,也有其积极的作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下,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进一步研究引导中国穆斯林群众在信教爱教的同时,确立唯物论,倡导无神论,引导穆斯林群众自觉增强科学信教,理性信教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克服宗教的消极作用,同时发掘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强和改善作为伊斯兰教信众的穆斯林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涵


1.马克思关于宗教的思想


马克思宗教思想源于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唯心主义宗教思想的批判。人本唯心主义宗教观,顾名思义,主要侧重于宗教信仰的主体,并以此作为中心进行研究,这也直接导致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更多的是关注于宗教的信仰主体和社会功能,并予以批判,但是并未对宗教及其本质做界定。
................................


第三章伊斯兰教及中国穆斯林群众简介.................-14 -
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14 -
二、中国穆斯林群众概述......................................-15 -
(一)中国穆斯林群众的现状...................................-15 -
(二)冋族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宗教性.................-16 -
三、伊斯兰教的理论基石...................................-16 -
(一)伊斯兰教圣训..............................................-16 -
(二)伊斯兰教的六大信纲....................................-17 -
(三)伊斯兰教的五大基本功修..............................-19 -
第四章伊斯兰教义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21 -
一、伊斯兰教的人权观....................................-21 -
(一)伊斯兰教的平等观.....................................-21 -
(二)伊斯兰教的生命观.....................................-21 -
(三)伊斯兰教的财产观....................................-21 -
(四)伊斯兰教的信仰观...................................-21 -
(五)伊斯兰教的劝导观...................................-22 -
(六)伊斯兰教的团结观...................................-22 -
(七)伊斯兰教的和平观.................................-22 -
二、伊斯兰教的政治观...............................-22 -
(一)伊斯兰教的政治民主观......................-22 -
(二)伊斯兰教的民族统一观......................-23 -
(三)伊斯兰教的正义观................................-24 -
(四)伊斯兰教的爱国主义传统.........................-25 -
三、伊斯兰教的文化观................................................-25 -
(一)伊斯兰教哲学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25 -
(二)伊斯兰教伦理道德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26 -
.........................................


第五章有效运用伊斯兰教义加强穆斯林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殊性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穆斯林本身具有伊斯兰宗教信仰,加之经堂教育对穆斯林群众信仰的坚固,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必将吃力,“三重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和“双重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伊斯兰宗教信仰)也很难幵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要实现穆斯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必须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中的个体的思想政治观点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以及与穆斯林社会思潮形成、发展的规律,这也是做好穆斯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增强穆斯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保证,那么这就很有必要从伊斯兰教义中筛选出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做为对客体教育的补充。


二、伊斯兰教义的积极因素促使穆斯林群众政治觉悟和认识防线的巩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认识防线,所谓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认识防线,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饱满的热情、严格的纪律、坚定的毅力、旺盛的斗志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同心协力地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主要是通过灌输共产主义的思想,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系统教育,因为共产主义的思想不是自发的产生,也不是单纯通过朴素的阶级情感产生的,正如列宁指出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部灌输进去。
........................................


结论
伊斯兰教义的积极因素教导穆斯林不仅要重视履行《古兰经》的规定和禁戒,而且非常重视履行人与人之间的约定,穆罕默德在践约方面是所有穆斯林的楷模,穆罕默德当时在给亡人站“者那则”之前,都要问清楚往人是否还有债务,如果有债务,在有人答应替亡人还清债务后,他才去参加殡礼,由此可见穆罕默德重视和强调穆斯林必须践约,穆罕默德说:“叛逆者的标志有三条:张口就说谎,贪污寄存之物,不忠于誓约。”对穆斯林来说,身处文明社会中,守法践约是人类文明发展到比较高级阶段所应有的标志,也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基本原则。
人类生活的主要需求和追求是利、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因为人们的一切活动及其产物,首先是为了满足主体的一定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的实际功利目的;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只有遵循客观规律、自然法则,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功利目的,这就需要真;遵循客观规律,实现人们的功利目的的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中进行的,因而就需要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来确定,调整人们之间包括利益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这就需要善作为准则;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利、真、善、美时,实践主体必然表现出创造性、智慧、技能、才干、力量、想象力,最后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体的感性形象(产物)都能唤起人们情感的愉悦,审美的体验,更何况人们总是处处尽可能按照美的需要、美的规律去塑造生活的。............


参考文献(略)

提供海量毕业论文,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留学生论文,商务报告相关资料检索服务。
本论文由代写论文网整理提供 https://www.dxlwwang.com/
需要专业的学术论文资料,请联系我们客服
本文地址:http://www.dxlwwang.com/jiaoyushuoshi/488.html
论文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思想政治教育 伊斯兰教义 中国穆斯林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