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相关概念界定
一、语文教材
(一)语文
“语文”涵义的界定,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各持一端,争论不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语文是语言文字”;第二种,“语文是语言文章”;第三种,“语文是语言文学”;第四种,“语文是语文文化”;第五种,“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综合”;第六种,“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第一二三四五种说法,由于对“语文”涵义界定太简单,更多的人持否定的态度,最具权威性的是第六种,这是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观点。本文采用这一观点。
(二)教材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补充练习、辅导资料、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光盘、复印材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幻灯片、照片、卡片、教学实物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另外,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从目前来看,教科书除了学生用书以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挂图、卡片、音像带等等。
.................................
二、写话教学
(一)写话
《全口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阶段目标中,不同学段对作文有不同称谓。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七至九年级叫“写作”。《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运用能力。; C5」该《标准》又进一步指出,低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谢善英在《低年级小组合作写话的有效运用》中将写话定义为“特指小学第一学段的孩子在不懂任何写作技巧的前提下,完全依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借助文字记录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生活。”借鉴谢善英对写话的定义,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低年级写话目标要求,我这样定义写话:写话是低年级学生用书面语言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所见所闻和想象中的事物。
(二)教学
1.“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2.“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3.“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第一、二种说法都侧重于说明教和学的关系,强调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活动,“教”和“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彼此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这两种说法并没有说明教学内容;第三种说法强调了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信息的教学内容。在本篇论文中,对教学的定义,我采用第三种说法。
...................................
第二章写话教学和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现状
第一节写话教学研究现状
一、写话命题的研究
写话教学是语文课堂上的弱势项目,廖满芬提倡以命题设计为导向,正确引导教师重视和改革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对写话命题提出四方面的要求:一是题意简约,指向明确;二是立足学段,循序渐进;三是激发兴趣,培养想象;四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在写话命题设计的学段要求方面,指出命题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并对命题的形式,以及命题的题型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二、培养学生写话兴趣的研究
在笔者所整理的文献中,很多研究者紧扣语文课标中“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的要求,第一位,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指出写话兴趣的重要性,“新课程”把兴趣放在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写话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写话内容,“在不要忽视学生的写话兴趣,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写话内容。”研究者们注重以多种形式激励孩子写话,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几种。
王桂华在论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探索》《中国农村教育》2009年6期)中提倡降低难度,多一些开放,少一些束缚,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就行;观察积累;改变评价方式,提高写作兴趣;设立班级‘流动口记’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创设各种机会,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姜洪晶在《当议小学低年段写话教学》《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3期)中提出让学生在口记中发自心灵的真诚倾吐是培养学生写话兴趣;刘萍的论文《如何让学生对写话说“爱”—低年级写话教学感悟)《好家长》2007年第4期)则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寻找学生写话的兴趣点;关注课堂生成,使写话内容更精彩,使学生对写话兴趣更浓;董忠正让学生在“玩”中取乐,在活动中说写,走进生活。”
........................
二、小学语文教材使用的研究
(一)教材的整体开发与利用
站在资源科学的角度,把小学语文教学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现并科学加工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创造性案例以及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创新教育素材资源,并针对各自的特点,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的良策。叶成珠在论文《也谈小学语文教材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4期)中对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做了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找准“结合”点,有效整合;挖掘留白点,合理扩充;把握重难点,学会变通;利用“生长”点,拓展延伸。黄冬梅的论文《小学语文教材创新使用策略探讨》《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5期)提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语文教学的生活化,通过拓展、删减、更改等方式打破语文教材的局限性,追求语文学科的包容性,促使语文课堂的动态化。许红琴在论文《如何开掘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10期)中同样以苏教版教材为依托,在解读教材、开掘教材中蕴含的教学价值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语文教师应该从语文学习、能力训练、情感熏陶等多角度开掘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与训练。曹国庆在论文《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组与创新》(《学周刊》2011年1期)中对苏教版语文教材的重组与创新提出了几点做法:着眼整体,进行单元的整合;围绕“主题”进行新旧知识的整合;抓住“切入点”进行课内外的整合。罗四兰的论文《培养好奇心,促进主动探究学习一一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4月)提倡挖掘教材魅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于然俊指出,“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立足教材本身,关于挖掘资源提出几点见解,即适当增加一些篇目;以某一篇课文为基点,从不同角度进行拓展;把文本的相关资料引入课本;利用文本所提示的活动案例,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
...........................
第三章临漳县写话教学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19
第一节学生写话现状及原因........................................................19
一、学生写话现状........................................................................19
二、原因分析................................................................................. 20
第二节教师利用语文教材进行写话教学现状及原因................. 21
一、教师利用语文教材进行写话教学现状................................... 21
二、原因分析................................................................................ 26
第四章有效利用语文教材加强写话教学的方法......................... 27
第一节利用教材,做好词汇积累.................................................. 27
一、熟悉课文积累词汇................................................................ 27
二、扩展训练积累词汇................................................................ 30
三、妙用变更积累词汇.................................................................32
四、多样归类积累词汇................................................................. 33
第二节利用教材,进行写话思维方法训练................................. 33
一、写话形象思维训练方法.......................................................... 34
二、写话逻辑思维训练方法......................................................... 41
三、写话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 48
第三节利用教材,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53
一、利用教材,练习“四素句”........................................................53
二、利用教材,调动多种感观,加强有效表达.......................... 54
.......................................................
第四章有效利用语文教材加强写话教学的方法
第一节利用教材,做好词汇积累
“词汇就是某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所有相当于词的固定结构的总和。”《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是重视语言积累,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词汇的积累是语言表达的坚实的客观基础。只有了丰富的词汇积累,学生才能根据表达的需要,从丰富的词汇库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收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文章,篇篇经过编写者的精挑细选,文质兼美,语言丰富多彩,堪称典范。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低年级是学生模仿力和记忆力都很强的一个时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范本一教材,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一、熟悉课文积累词汇
(一)背诵记忆积累词汇
背诵是人的眼、脑、口、耳多种感官并用,促使大脑皮层形成暂时联系的一种心理活动方式,它是一种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活动方式。背诵是能完整、直接地感受语言材料的重要形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规范的书面语言。儿童正是机械记忆好的时候,要趁这个时候让他们多背诵一些东西,课文中的重点段、含义较深的句子都应该让他们背诵下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每一册中都有一定量的背诵任务。下面笔者联系实际,介绍几种指导低年级学生背诵的方法。
1.提纲挚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并理解其表达的重要内容,以此作为记忆的凭借,加快背诵的速度。比如在执教二年级下册《美丽的武夷山》一课时,先让学生分段逐次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汇,如第一段学生找出了“溪水环绕”“弯曲回转”。第二自然段先让学生找出本段的重点句子“武夷山造型奇特,山势险峻”,那么找重点词时学生会脱口而出“造型奇特”“山势险峻’第三自然段学生找出的重点词是溪水的“清”“静”。
.............................
结论
语文教材是写话教学的重要资源,结合临漳县的具体情况,本县的语文教材更是在写话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写话教学是写作的基础,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写作能力。本研究立足于对临漳县低年级学生写话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对教师利用教材进行写话教学的了解,结合相关理论,从“利用教材,做好词汇积累,进行写话思维方法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方面进行策略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写话是语文教师们长期探讨的话题,本人对临漳县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进行写话教学的策略研究只是刚刚起步。虽然在导师的指导、前人成果的启迪、同行的帮助下,对这一课题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些肤浅的认
识。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知识、经验有限,对论文中涉及到的某些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论文中的案例还不够丰富,分析不够深入等等。对于论文中的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创新性思维,是人们在创新性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它必须充分利用人脑意识和下意识活动,借助于各种思维方式,以渐进性和突发性的形式,对己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新产品等创造性成果。”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最能体现创新思维的因素是思维的发散性加工,那么如何使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加工呢?“读是书面语言的感知,通过一系列的智力活动可以迁移为写的能力,所以,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反过来,写是书面语言的运用,也是读的消化,可以促进读能力的提高。”著名学者吕叔湘说:“读和写是有联系的,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以在教学中应当注意适当的搭配。”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写作教学。以读促写的形式主要有仿写(在第四章第二节己有介绍)、文间补白和结尾补白(在本章前面己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