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医患纠纷事件此起彼伏,呈现弥漫性的发散状态,甚至不乏一些恶性刑事案件。医生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医生生命意识的有无甚至强弱,直接影响到国民的生命质量乃至幸福指数。在由医生的不良职业行为所引发的医患纠纷中,或多或少都可以归结为医生的生命意识不强。尤其是医患纠纷的持续高发状态,喻示着医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偏离正确的社会轨道。为了建设和谐医患关系,有必要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尤其重视对医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反观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职业相关的课程也仅仅局限于《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事法学》等,而缺乏系统的生命文化教育课程。“医者仁心、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医儒同道,这些至理名言和经典医训表明,医生应该具有仁心仁术。这既是由医生这一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全社会的道德期望。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命文化教育”。
故而,在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强化生命教育的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融入生命文化教育,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以及医疗救助观,让医学生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促使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这无论是对于医学生的职业成长、医学的健康发展、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合理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目前,医学院校制定了人文素养教育方针,促进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进步,但这些医学院校仅仅是增设了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对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指导作用,对于医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对培养医学生的生命教育观,提高医学生的生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医学人文教育薄弱的局面。究其原因,一些医学院校缺乏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目前,我国医学教育比较注重对专业知识的传授,所以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以及课时分配方面都倾向于专业素质培养,而人文素质教育占据的比例很小。
②注重政治信念,忽视人文精神。受到苏联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一些医学院注重政治信念养成,缺乏对生命的关注。
③注重技能培训,忽视人文精神。在医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更多地偏重于技能传授,很少讲解医学的演化历史和有关文化,而且关注的学生较少。
1.2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薄弱
当前,我国医学院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时设置较少,占总学课时的8%。国外的一些医学院,其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医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相比,占据总课时的比例相对较大,其中美国和德国人文课程占据总学时的比例最高,其比例范围在20%~25%之间。
虽然近年来我国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门数逐渐增加,课程设置也趋于合理,但是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一些医学院校只设置了国家规定的公共政治课,除此之外很少设置有关精神培养方面的课程,导致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仍然比较薄弱,进而导致一些教师和学生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仍显欠缺。
1.3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单一
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想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不能只依赖于教师的知识传授,还要依靠教师的示范和熏陶。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采用的教育方法单一,采用的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式”和“填鸭式”,这种教学方法会使教学环境过于严肃,不利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难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包括偏重对词汇概念的解释、基本原理的灌输等,忽略了对医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提高,更没有融入医学人文精神。
再加上教师本身也是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教师在教授医学知识时,没有将人文精神的内容充分融入到教学中,无法达到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果,更难以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医务工作者。
2医学生生命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医学相对于其他行业,更加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在生命文化教育过程中,应正确地引导医学生,帮助其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在救助患者时,不仅注重对疾病的治疗,同时应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从而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意识。所以为了强化医学生的生命教育理念,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生命教育活动,并引导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让医学生在活动中逐渐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在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过程中,应根据医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合理的生命教育活动形式,保证生命教育活动能够满足医学生的兴趣及爱好,使医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受到生命文化教育的熏陶,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能够做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另外通过参加生命教育活动,还能够增强医学生的自信心,与其他人能够和谐相处,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勇于挑战困难,解决困难。汕头大学医学院成立了宁养义工队,参加义工队的队员共176名,组织义工队的目的是关爱生命,给癌症病人以临终关怀,并举办了宁养医疗服务宣传活动。
在现场活动过程中,义工队人员陪医生出诊,前往病人家进行探望,为病人送去温暖,而且还吸引了许多市民来参加,为更多的宁养病人提供帮助。该活动充分体现了“关爱生命,给癌症病人以临终关怀”的主旨,为医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生命教育课。这一融学习、实践、服务于一体的实践活动形式颇为新颖,值得推广。
2.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命道德观
“通过生命文化教育,能够加强医学生的道德情感,强化道德信念,还能让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对自己、家庭以及社会的重要意义,促使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在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应重视生命文化教育,通过生命的对话和心灵的交流,帮助医学生完善道德信仰体系,树立正确的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成长为一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提升。
学校除了开设专门的生命文化教育课程之外,还要鼓励教师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内容,实现全课程的育人作用;除了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重视课外活动的教育功能,实现全空间的育人布局。学校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在宁养院举办了母亲节活动,如在“闯关小游戏为母亲赢战利品”中,许多患者及家属都参与活动中,通过游戏活动,引起了现场不少人小时候的回忆,使其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培养,让人们知道母亲的伟大。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这一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激之情,提高医学生的生命道德感。
2.3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生命认知水平
生命文化教育注重强调医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意识的培养,能够让医学生充分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明白人一旦失去生命,便不会重生,并教会学生爱惜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和热爱生命,充分发挥生命的价值所在,促使医学生获得健全的职业人格。在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好时机进行生命教育。例如在发生地震灾害时,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有关灾民伤亡情况的视频资料,医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勃然醒悟,许多医学生认识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特别能够触动那些浪费时间、无心学习的医学生。这对于促进医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3医学生生命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入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好的人文素质。所以必须要重视生命文化教育,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在医学生教育过程中,应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以及珍惜生命,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对于提高医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不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3.1树立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把生命文化教育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等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转变教育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科学和人文并重的教育观念,将两者充分结合,互相融入,改善医学院校学科狭窄的状况。这不仅能够达到传授医学知识的目的,同时还能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医术所寻求的不是医术自己的利益,而是对人体的利益”。
②转变人才观念。21世纪的医学人才只有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精神,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因此医学院校应转变人才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和心理素质。而且“在教育过程中,应让医学生了解救助患者,不能只依靠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在救死扶伤中的作用,帮助患者走出伤痛的折磨,弥补患者心理的创伤,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人文精神的医学科技人才”。
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尤其要突出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中国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患者对医生绝对信任;现代中国社会则更多的是陌生人社会,现代的医患关系是陌生人关系。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更多的是建立在制度基础上的信任。现代医疗伦理模式下除了用各种制度建立医患信任外,还要重视医患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的功效是制度不能取代的,医疗机构也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2年启动“每天与患者沟通多一些”活动,对医生接诊提出沟通时间表,包括最低要求门诊医生接诊初诊病人平均每人次用时8分钟,手术前主刀医生与患者或家属谈话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人与人相处,肯定会存在着隔膜,医患之间也不例外。这种隔膜如果得不到及时地解决,会加深医患彼此之间的鸿沟,影响到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并引发群体之间的对立甚至对抗。医患沟通实际上是在医患之间架构起了一座桥梁。沟通不但可以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人、了解病情,以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沟通,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病理机制和各种治疗方案的必要性及其效果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有利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选择。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是医患双方平等地位的体现,是践行医学多元模式的表现,是回归医患关系本质的途径。
3.2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整合
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从课程教学抓起,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应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合理设置医学人文课程,建立医学教育新体制。首先,应加强各相关学科的交叉。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内容融入到医学学科中,而且各学科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所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但是人文课教师的职责,也是各专业课教师的不二使命;其次,增设人文社科课程设置。人文社科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所以应适当地增设人文学科课程设置,并将其纳入到医学教育体系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哲学史、心理学以及“两课”等;另一方面为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以及医学社会学等,在当前生命困顿时期,尤其要增设生命文化教育类的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类似于《生命尊严》的课程,对生命尊严的科学内涵进行解读,在中西生命文化比较的基础上勘寻生命尊严的历史流变踪迹,描述人类生命文化的蜕变和重生;唤醒个体的生命尊严意识,增加生命体验,建构出一套有关生命的形而上学的体系,明确生命尊严不容亵渎的人生信条”。
再次,应加强实习阶段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实习阶段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好阶段,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做示范,教会医学生如何尊重人,关怀人,爱惜生命、尊重生命”。而且在这个阶段,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体会更加深刻,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帮助。医院也要重视生命文化建设,这样能够强化见习生、实习生对生命价值的认同意识。医务人员每天都要面对那么多的病人,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医院文化建设营造以病人为中心的良好文化氛围,给他们以职业动力,培养积极向上的行业风气,知荣明耻,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职业精神疲劳,形成职业厌倦心理。医务人员要把每一次接诊病人的过程都当成提升精神修养的过程。
医务人员一些高贵的精神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换句话说,职业道德的养成有一个长期历练的过程。他们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修养,提高自身的精神追求,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加思索的理念,即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危险面前,医务人员不上谁上。非典期间医务人员舍生忘死的精神我们记忆犹新。医务人员的这种精神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无数青年投身到医疗事业当中,成为医学发展的动力。
3.3实施全景式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应实施全景式人文素质教育,应提升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院校的地位,同时创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熏陶学生,因此应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①构建校园文化平台。一所大学的校训包含该大学的精神内核。大学校训对医学生具有重要影响,构建大学校园文化应将校训作为核心,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生命文化建设。生命文化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内容通过具体的物质文化形式来表现。在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生命文化内容,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态度。物质文化形式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前者如举办护士节,优秀医务人员事迹展览,后者如校史教育。
结合校史、医学史来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如在动物试验中,学生也要正确地对待这些为医学事业做出默默奉献的小动物。复旦大学的学生为20多只做完科学实验后的小白鼠尸体举行“葬礼”。学生不仅从实验室学习到知识,同时还收获了对待生灵的人道精神。2010年10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一方面是规范实验动物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是要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如保证实验动物受到良好的照料;处死实验动物时需实施安乐死等。
我校连续几年举办生命文化节,开展了生命文化教育。围绕这一主题,各二级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接受了一次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在学校中树立了一些标志性的雕塑,如华佗、扁鹊、李时珍、孙思邈等塑像,瞻仰医学前辈的遗容,聆听他们的谆谆教导,学生能够感受到医学的神圣性,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还邀请知名校友回校讲学,言传身教。医务界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式人物,如《感动中国》几乎每一届都会把一个奖项颁发给医生,他们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素材。通过生命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②构建教育教学平台。教育教学平台的构建,应将人文课程作为核心,增强人文社科课程的建设,并打造适合学校学科专业的人文精品课程;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从而更好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③构建实践活动平台。构建实践活动平台应突出医学院校的特色,将生命文化作为核心,让医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④构建全员育人平台。“全员育人平台的构建,应以人为本。对于学校的每个教职工,都应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实现教师的言传身教”。“所有的教师都是以他们自己实践他们的训言的程度来做他们的学生的榜样,并通过告诫来激励他们的”。
当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机融入生命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命道德观,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生命认知水平。为此,有必要树立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实施全景式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