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现在,很多英语课堂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把“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尽管一些课堂也涉及合作学习、小组活动,角色表演等教学活动,但是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内容,结果发现这些活动不过是做表面文章,教师关心的似乎仅仅是课堂活动包括了这些形式,而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活动以及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学生缺乏主动发现和探究,缺乏质疑精神,他们的潜力难以充分发挥。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应试教育、现有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复合影响,自主学习研究成果难以充分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就更难从根本上改变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也不能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得到真正的实践。笔者有幸去兖州一中学习参观,深有感触。学校倡导的导学案制的教学模式注意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和充满兴趣的学习前置”为目标,重点放在“学习引导”上, “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应以帮助学生学习方便为根本出发点。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杜郎口中学自 1998 年以来不断尝试推行新课改、践行学生主体地位而摸索新创的“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在教育界也引起巨大的反响。这些会成功的案例和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之间的反差和对比,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思考和探索一种符合语言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是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明确的实践意义。
……………
第二章 自主学习的文献综述
1.1 国外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自主学习的概念提出以后,国内外一些研究者围绕自主学习的定义、内涵以及自主学习的应用实践展开了多样化、多层次的研究。根据对有关自主学习的已有研究文献的初步分析,可以形成对现状和趋势的基本描述。单纯从初步概念或者思想渊源上讲,国外的自主学习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自主学习思想著最早由著名学者苏格拉底提出。随后,英国教育思想家斯宾塞,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等思想家都有关于自主学习的一些思想观点。但是,不难发现,这些关于自主学习的观点或者“思想片段”主要停留在理论思辨的层次上,一方面他们没有关于这种学习理论的系统建构,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在实践中研究以此来检验自己的思想。进入20世纪以后,自主学习的研究变的更加系统化。20世纪初是自主学习初步实验阶段,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有两位突出的学者杜威和斯金纳,他们对自主学习的初步实验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后,自主学习进入了系统研究阶段,而在这一阶段,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和论述也体现出丰富化、差异化的特征,典型特征就是理论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其中包括: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jet)提出的的建构主义理论;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Burnner)的“发现学习理论”;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家罗杰斯(Rogers)提出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想。
……………
1.2 国内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在教育研究发展过程中,有关自主学习的理论也被介绍到中国,引起了大家对传统教育方法的反思与探索,在国内教育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的一些学者开始逐步对自主学习这个领域作系统的研究,关于自主学习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这个阶段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1979年前后有11项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实验在专家的带领下在我国开展起来,他们包括:中科院心理所卢仲衡主持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研究,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等人总结的八字教学法即“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华中师院姜乐仁进行的“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江苏邱学华在常州进行的“尝试教学法”,辽宁盘锦二中魏书生实施的“六步教学法”实验,黑龙江青长辰在“自学式”教学基础上提出的“学导式”教学,李敬尧在内蒙古赤峰县倡导并实验的“导学式”教学法,上海嘉定中学钱梦龙进行的“导学教学法”研究等。这些教学实验在目标上明确要求要能体现出培养和关注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作为实验设计的主要方向。在大量教学实验的基础上,一些关于自主学习研究的理论成果逐步涌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自主学习教学实验研究者开始整理出版自己的理论著作,这些著作将一些相关的实验研究结论和研究发现进行了总结梳理,基本体现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自主学习教学的研究成果,并为后来的自主学习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更为系统深入。在这一进程中,主体教育理论的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鲜明的阶段特征。在主体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大量而丰富的教育实验和教学研究不断涌现,形成了所谓的“主体教育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思考什么是自主学习的本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那个时期讨论的主题是如何在把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以及如何解决一些技术性的操作问题。可以说,90年代以后教育研究比以前有更大的进步,研究者的思路不仅仅局限在以前的研究领域,他们不仅重视学生学习品质的发展,而且也更加强调重视培养学生的具体学习策略以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研究者普遍把研究中心转向学生这个具有主动性的个体。这一时期比较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北京师大裴娣娜等人主持的学习主体性研究,庞维国、董奇、靳玉乐等研究的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在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这些研究理论成果,在各自的的学校深入开展了一系列与“自主学习”相关的教学改革实验。
……………
第三章 自主学习的理论探索 .......5
3.1 自主学习 .....5
3.2 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 .......7
3.3 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8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10
4.1 研究目的 ....10
4.2 研究对象 ....10
4.3 研究工具及设计 ....10
4.4 数据收集与分析 ....10
4.5 实验步骤 ....10
4.6 教学案例 ....16
第五章 结果讨论 ....20
5.1 实验前学生的语言水平状况 ......20
5.2 实验后学生的语言水平状况 ......20
5.3 被实验学生对自主学习教学的反馈 ......21
5.4 主要研究发现 ......23
第五章 结果讨论
5.1 实验前学生的语言水平状况
研究者用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进行前测,主要是检测两个班的英语实际水平。(见表5-1)试卷内容包括(听力测试,单项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作文)。这几个方面能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语言水平。满分为 120 分。经过一学期的自主学习教学实验,笔者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教学实验的调查。本调查采用自编的《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调查问卷》(见附录 1),共 16 道题单项选择题。本调查分主要从学习动机(表 5-3),学习策略(表 5-4),自我评价(表 5-5),自主学习教学认识(表 5-6)、自主学习教学建议(表 5-7)五个方面展开调查。实验班学生有 73.3%的学生能积极参加课上的小组讨论,并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有 68.3%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说出自己的疑问;有 86.7%的学生能制定英语学习目标并努力完成。而在老师不要求的前提下,主动预习的同学占到了 76.7%;虽然在控制、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干扰或困难,坚持学习回答的否的同学达到了 38.3%。但是仍然有 61.7%的同学可以做到。这说明实验班学生有很好的参与意识,对英语学习的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较强的学习动机。
…………
结论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学习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它要求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作用,在教学中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课堂以学生为主,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学习者本身是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关键。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者发现最重要的就是必须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组织和引导的过程中,把自主权充分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完成学习目标,教师仅仅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这才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要求。同时也能激发学习动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习潜力,真正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重视备课环节。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并不像有些老师所认为的那样,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讲解展示,减轻了老师的备课负担或者老师就不用备课。实际上,老师的备课量应该是加大了,要考虑周全。比如,老师在制定预习提纲的时候,要从多方面来考虑,有利于学生在预习提纲的引导下预习复习,能真正起到辅导作用,同时学生能根据预习提纲回忆和应用已有知识,逐渐掌握学习策略。在设计预习提纲时既要考虑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要兼顾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内容上要有梯度。同时也要预测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