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论文研究的源起和意义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恢复和重新开设,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转型时期的深入和加强,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从1978年至今,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历经了三十多年,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各领域、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场社会变革带来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我国经济充满了活力,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我国的综合国力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1980年4月29日,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教育部、团中央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一是深刻分析了改革开放之初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要求继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关注大学生本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一定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课、形势教育课、学生社团生活及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有计划地进行。二是要求高校的党团组织要做深人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有效工作,一定要充分了解改革开放对大学生的影响。
.....
二、研究现状和成果综述
通过对所收集到的论文选题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梳理,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有两个特点:一是论文选题的研究领域和相关研究领域的专著较少,目前只有较少量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党政干部队伍方面和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论著。二是论文选题的研究领域的期刊类文献分布较不均衡。以网络查询为例,通过对1980年至今的中国期刊总库、博士论文、硕士论文、重要会议、重要报纸以及年鉴进行搜索,相关文献显示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有77565篇文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41513篇文献:“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632篇文献;“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有527篇文献;“改革 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有496篇文献;分析来看,与论文选题相关的相关研究和文献资料虽然较少,但已经构建了论文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和平台。现将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第一章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的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非常深入人心,它的指导地位极其牢固。不仅如此,我们党还根据实践发展客观要求,针对窒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教条主义和习惯于因循守旧、思想滞后于形势发展的经验主义,先后提出了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等口号来强化人们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领悟,从而使实事求是展现出多方面、多角度的丰富思想内涵。①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国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改革开放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时代背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济发展背景也就是经济环境。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我国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经济发展背景制约和规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 的形式和规格;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背景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反过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归根到底,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是由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核心生产力所决定的。活跃的生产力和繁荣的经济社会生活会激发人的内驱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进行,大学生在此背景下也自觉按照经济社会要求制定自己的未来计划和奋斗目标,而衰退的经济环境就容易使大学生失去动力和目标。
......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背景
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世界政治格局步入了多极化状态。来自于冷战中东方阵营中的东欧和苏联自身所发生制度性变化,致使原来两极对抗基础崩塌。以两个德国的统一为标志,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美苏两极称霸世界的格局不复存在,世界各种政治力量争相较量,此消彼长,一个超级大国和多极政治力量并存已成为在较长历史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世界政治格局正式步入了多极化状态。而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我们在看到这种多极化格局在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之外,在一定时期内,世界政治格局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甚至会诱发和导致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概括来看,这数十年来世界政治与经济关系特征表现既融合又斗争,这也构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爱国主义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和髙尚美德。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一颗丹心”到近代以来的"救亡图存”再到当代的“振兴中华”,爱国主义思想锻造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青年学生、普通百姓,为民族崛起而奋斗,为中国崛起而奋斗,为中国傲然蛇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
........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71
第一节改革开放初期至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71
第二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77
第三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83
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89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培养........89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人生观的演变........95
第三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100
第四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婚恋观的演变........105
第五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观的演变........112
第五章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121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121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启示........130
第五章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纵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十多年来的发生发展,从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出发,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来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发挥英雄模范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培育有渗透力和影响力的大学校园文化、培养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高校学生社团、设立有吸引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挖掘丰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完善贫困大学生的多元资助体系和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体系等八个方面。这些基本经验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也构成了一个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体系,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为改进和加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所在,这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所在。人在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状态之前只能称之为人的片面发展,人的片面发展是因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个人是受分工所支配的,成为片面的人的原因在于分工的不同,分工使人的发展受到限制,分工使人的发展处于畸形状态。这种人的片面发展状态是社会进步和社会形态更替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人畸形、片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才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个性特征、人的多层次需要、人的潜在能力和人的丰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个体的社会实践塑造着人的个性,无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是每一个独特的人的生存状态,马克思把个性与自由联系起来,用自由来规定个性。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就将人的发展称之为人的“自由个性”,在此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也就相互统一起来。
.........
参考文献(略)
提供海量毕业论文,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留学生论文,商务报告相关资料检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