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政治论文 >   正文

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人水和谐的政治问题和对策研究

添加时间:2018-10-09 21:09:33   浏览:次   作者: www.dxlwwang.com
专业论文资料, 搜索论文发表论文代写论文网为你解忧愁!详情请咨询我们客服。
获取免费的论文资料? 欢迎您,提交你的论文要求,获取免费的帮助

本文是一篇政治论文,政治学研究方法按层次可划分为:哲学层面的方法、范式层面的方法和技术层面的方法。哲学层面的方法起到整体性的指导作用。范式层面的方法可分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政治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 1 章 引 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其功能广泛,不仅有利于减轻贫困、支持经济发展,还有利于环境保护。水在提高社会福利的同时,促进包容性增长,深刻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饮食安全、身体健康、能源和环境安全。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持续增长的人口严重破坏了水环境,导致世界各国都出现了洪涝灾害、水质恶化、缺水危机等事件,目前,自然灾害中,水资源引发的灾害比重最大,占据了 90%,并且水灾害发生的更加频繁,其强度也在不断上升,人类的发展受因此受到阻碍 。我国面临的水问题也十分严峻。我国为贫水国,水利部预测,2030 年的人均水资源量将减少至 1750 m3。此外,季风气候导致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皆分布不均,因此我国不均有缺水危机,洪涝干旱的发生频率也较高。此外,随着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现象也日趋严重,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可知,水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的发展。水资源问题因此受到大家关注,人水关系的科学处理成为热点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在中国的学术界,人水和谐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程度的探讨。1999 年开始,在治水思想中,我国政府最主要的理念是人水和谐思想。聪目前可以参考的资料中,我们最早可以在 1999 年查找到“人水和谐”的定义,在 2001年李原园指出在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之中有人水和谐。2015 年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被认为是新时代搞好水利工作的基本原则,且务必要以水定需、因水制宜、量水而行,坚持尊重自然规律、人水和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1.2主要研究目标、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主要目标
水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已普遍接受了人水和谐思想,认知到人水和谐在我们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于人水和谐的概念、体系框架、实践应用方面已有深入的讨论,许多学者也分流域和地域对人水和谐进行了定性讨论和对策分析,但对于特殊区域,特别是蓄洪区中人水和谐的讨论并不多见。鉴于此,本文以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为例,对其可持发展中的人水和谐进行研究,以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理论方面,升华人水和谐理论,提供理论依据;在实践方面,解决分蓄洪区工程建设的推进和区内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制约中 “人水争地”的矛盾,提出实现区内人水和谐的方法。
 
1.2.2 研究方法
一、文献阅读法。通过查阅万方、知网、维普等专业课题数据库,以及使用百度等搜素引擎,把握国内外研究成果,掌握最近的研究状态,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参考。二、调查分析法。通过洪湖东分块蓄洪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分析洪湖水环境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为本论文研究提供第一手真实可靠的资料。
..........
 
第 2 章 和谐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2.1 和谐定义
2.1.1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相互影响,一方面,人依赖于自然依赖,“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人不可能同自然界发生真正的属人的关系”①,另一方面,人的主观能动性可改造自然。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 4 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第一时期,人和自然为依存关系;第二时期,人与自然进入开发阶段;第三时期,人与自然进入掠夺阶段;第四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善待自然”②。人类生存发展,需要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基础,无论何时何地,大自然都制约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同时自然环境受社会条件制约,影响着社会发展。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若不尊重自然规律,盲目开发掠夺自然,势必会造成生态危机,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
 
2.1.2 人与水
历史的长河中,人与水的关系经历了四个不同的时期。第一时期是水侵人,第二时期是水避人,第三时期是人争水,第四时期是人亲水,水资源与河流的破坏开始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开始认识到人与水和谐相处的必要性,人应主动保护水源,维护河流健康。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与水关系的主要特点为,一是人和水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人类活动也对水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人类活动需要自然规律,与水和谐相处;二是人与水的关系受人类认知水平和人类活动影响,在不断发展变化;三是不可将人与水分开来研究,需要在人水系统中对人水关系及人系统、水系统进行系统研究;四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需以调节人类活动为重点来解决人水矛盾。
..........
 
2.2和谐思想的理论基础
 
2.2.1 我国古代和谐思想
和谐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了我国独特的民族精神,对于当前我们进行人水和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儒释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亦以人水和谐为精神支柱,孜孜不倦的追求着和谐状态。儒家和谐思想追求和谐状态,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自然派生出人类,人类只有通过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基础才得以生存、发展。儒家理论认为,人类应当尊重自然并遵循自然规律,确定整体和谐观,节制有度开发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儒家思想中主张“天人合一”[29],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以及其他的动物都是与人类一样的存在,都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应该被尊重。儒家思想认为,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人类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却已足够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孔子要求人们要善待自然、亲近自然,爱惜自然界的鸟兽草木,并提出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理论,反对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滥用和不知节制的滥捕滥杀,更支持人们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生态平衡。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源于“尽心、知性、知天、立命”,重点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人的自然本性的释放,荀子在继承“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与辩证分析方法对人与天之间的关系再次做出了解释,并提出了人对生命应该高度爱护和珍惜。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
........
 
第 3 章 洪湖东分块蓄洪区发展基本概况....13
3.1 洪湖东分块蓄洪区自然地理概况..... 13
3.2 洪湖东分块蓄洪区水文概况............. 13
3.3 气象........... 14
3.4 径流........... 14
3.5 洪湖东分块蓄洪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15
3.6 水资源概况及特征............... 16
3.7 洪湖东分块蓄洪区水文化................. 16
第 4 章 洪湖东分块蓄洪区的人水矛盾........18
4.1 农业水质性缺水..... 18
4.2 洪涝灾害................. 20
4.3 人水争地................. 24
4.3.1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24
4.3.2 蓄洪工程制约经济社会发展................24
第 5 章 实现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人水和谐的对策......27
5.1 建立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27
5.2 建立洪湖东分块蓄洪区“洪水保险”机制................. 28
 
第 5 章 实现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人水和谐的对策
 
5.1 建立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洪湖作为洪湖东分块蓄洪区流域的汇合,可综合反映出蓄洪区的自然和社会变化,对洪湖东分块蓄洪区的生态和环境具有重要指示作用。近年在极端天气事件和强烈人类活动影响下,洪湖水污染加剧,出现了湖泊萎缩、水沙失衡、调蓄功能下降等问题,人水矛盾突出,急需采取措施加强湖泊治理。科学规划养殖业布局,制定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养殖规划,禁止大规模养殖,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总量。二是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大力加强洪湖四周区域的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改变养鱼施肥模式,降低蟹池养殖密度,通过生态养殖的方式,减少洪湖的生物资源消耗,减少水体污染。三是加大种植业污染防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生生态农业,实施“清洁种植”,生产绿色产品。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染。通过建立农村污水处理厂及,和城乡统筹,正确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和农村生活污水,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提高农村人居环境。
\
........
 
结 语
 
本文在走访调研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人水和谐为基本价值理念,以实现蓄洪区的人水系统健康发展为目标,以探讨洪湖东分块蓄洪区的人水关系为主线,结合洪湖东分块蓄洪区的实际情况,对其可持发展中的人水和谐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人水矛盾的建议和措施,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在总结国内外有关人水和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了解人水和谐的概念及体系框架的基础上,探讨人水和谐在国内城市发展过程中、河流开发利用过程中及具体流域、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实践应用研究。
(2)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探讨人水和谐的研究对象、定义和内涵,发现人水和谐的内涵包括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理念和人水系统的整体发展理念。
(3)介绍了洪湖东分块蓄洪区的自然地理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水资源现状及特征和洪湖东分块蓄洪区的水文化。总结当前洪湖东分块蓄洪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主要为独具特色自然资源,外源性经济增长模式和以蓄洪为特色城镇化建设。其水文化传承着荆楚文化,受道家水文化影响颇深,并包含了独特的“洪湖精神”,体现了人水和谐的根本价值。
(4)实地走访调研后总结洪湖东分块蓄洪区的人水矛盾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农业水质性缺水,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位于偏远农村,受当地产业结构影响,农业水质性污染严重。二是洪涝灾害,区内洪涝灾害的特征表现为数量上发生次数多,危害严重;时间上,洪水发生时间与暴雨相连;空间上为洪涝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区内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地貌和气候因素。三是人水争地,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作为洪涝高风险区,其分洪蓄水的特性严重制约了区内土地的合理利用。此外,受困于蓄洪区的限制发展政策,区内长期存在蓄洪功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城镇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易陷入政策性贫困。
..........
参考文献(略)

提供海量毕业论文,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留学生论文,商务报告相关资料检索服务。
本论文由代写论文网整理提供 https://www.dxlwwang.com/
需要专业的学术论文资料,请联系我们客服
本文地址:http://www.dxlwwang.com/zhengzhi/6843.html
论文关键字:分块蓄洪区 人水和谐 问题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