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实践生活中已卓有成效,但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主要是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运用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正因如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和其他学科领域一样进行必要的重组在整合,进行新的发展和创新,打破现有的瓶颈,因此就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来,真真正正的让大学生由外在的理解和接受转换到内在的理解和接受。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标志着一个时代,他是西方教育学史上的三座里程碑之一。杜威作为上个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但对美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的趋势也日益凸显,这无疑是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的挑战。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根据地,在新形势下如何能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符合时代特色,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大学生承担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重任,在这个综合型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道德素养作为人才素质中最为关键和最为根本的内容之一,道德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部分,它的高低程度不但影响到新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在高素质人才战略的重大问题上能否得以实现。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这些著作不但从宏观上对杜威的伦理思想进行论述,也从微观的角度对杜威道德理论进行具体研究。杜威先生在美国作为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不仅是美国精神的代表,而且也是上个世纪整个西方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有着轰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国外的教育体系中,人们一向注重道德的行为养成教育,正因为如此,所以,擅长研究道德教育理论的杜威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各门学派的学者们所研究的对象,杜威的道德教育亦成为了学者们重点的研究内容。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对杜威思想的研究与日俱增,关于杜威的教育思想以及他的道德思想方面研究的论文与著作也成大批量的涌现出来。在 1978 年,由博伊兹顿博士、波洛斯先生所杜撰的《有关论述杜威的文章一览》中写到:“自从第一篇评论有关杜威和他的工作的文章以来的 86 年中,共有 2200 多篇文章问世,平均每年 25 篇。但是,从 1973 年 1 月至 1977 年 1 月这四年中就发表了有关杜威的文章平均每年六十多篇。仅仅数字还不足以反映出对杜威的注意力正在增长的全部情况,有关杜威的研究文章的质量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提高和扩大。”美国的学术界中对杜威思想的研究在诸多的学科领域中相继展开,主要方向则在哲学和教育学之中。但近年来,对杜威的研究在社会学、宗教学、伦理学等方面也日益兴起,学者们纷纷介入其中,尤其在伦理学等方面从整体上推进了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
.............
第 1 章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和理论依据
1.1 社会背景
1.1.1 美国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
杜威先生的一生正处在美国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变化最为剧烈的一个时期。而在这个时期,一直沿袭下来的旧的道德教育在面对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时,它已经无法适应于这个社会。正因为这样,所以急需要一种崭新的道德教育思想,从而用这种新思想来冲击旧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人民大众的影响。杜威所倡导的道德教育思想恰时在这个时期适应了时代的需求,成为了这一个历史时期的产物,也就顺理成章的代表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教育发展的前进方向。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美国经历了一个全面变革的时代,美国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就是从美国最早期的移民者的宗教教育演变而来。正因如此,美洲大陆早期的学校是都是完全宗教化的教育方式。这种宗教化的伦理训练在当时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直至 19 世纪中叶才有所改观。学校作为公立教育机构的出现冲击了早期殖民主义教育的模式,学校以宗教为中心的伦理教育转向以学科为中心的励志教育,开始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
1.2 理论依据
1.2.1 达尔文的进化论
作为进化论的代表人物的达尔文,在 1859 年所著的《物种起源》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关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观点。这一观点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通过自然界的长期发展演变而来的,同时它还还遵循着“用进退废”的变化规则。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人类同其他的物种一样,都是自然界长期演变而来的再生物。这一观点的提出,使得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所流传的上帝制造人的神话学说不攻自破,以及人与自然两分的说法无以立足。达尔文的进化论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杜威在受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启发的同时也阐述了他自己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中有所体现:(1)生物体进化的思想。他认为,假如把达尔文的有机演化思想与融入到哲学和道德的领域中来,就可以得出客观世界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世界的根本特征是变化这一结论。事物是不断的生长、完善的一个过程,生活也是在不断的进行着改善与进步,道德也是在人们的实践生活中不断的形成。(2)有机体适应的思想。杜威借鉴了达尔文的“有机体适应论”的主要观点,他主张有机体的积极适应为核心的“动态心理学”思想,这个思想是对立统一的,是不断发展且解决困难的逻辑过程,同时也为杜威的道德教育奠定了哲学和心理学两方面的基础。
..........
第 3 章: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其评价........21
3.1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21
3.2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贡献.........23
3.3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局限..........25
第 4 章: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27
4.1 借鉴杜威的双向互动道德教育思想.........27
4.2 借鉴杜威的人性化道德教育思想........28
4.2.1 通过批评性探究帮助大学生追求合理的个人价值.........28
4.2.2 提倡学生在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个性发挥.......29
4.3 借鉴杜威的实践教育道德教育思想........29
第 4 章: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
4.1 借鉴杜威的双向互动道德教育思想
4.1.1 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杜威通过反思对道德教育课程所产生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质疑,他的教育理论深深地影响了 20 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给美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的革命,在教育领域引起了重大的反响。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理论对于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示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思路,值得我们借鉴。杜威曾在对道德所做出的批判性讨论中提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的道德则潜在的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能力。如果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不感兴趣,则会失去对知识的追求度,但是教师却对这种现象表现的无动于衷的话,仍然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则达不到教学的理想效果。因此,作为教育者来说,要尽量的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课堂上更多的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一起讨论,一起思考的全过程,使得课堂气氛的活跃,增加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效率的目的。
.............
结 论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更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为题进行研究,并形成了如下基本认识:第一,本文对杜威当时所在的美国社会进行了概括性的研究,同时又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詹姆斯的机能心理学以及实用主义哲学三个方面作为依据进行研究。本文认为,杜威所倡导的道德教育思想恰时在这个时期适应了时代的需求,成为了这个历史时期的产物,也顺理成章的代表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教育发展的前进方向。第二,首先明确了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对杜威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研究,主要表现在:以品格教育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目的观、一元论道德教育价值观、以实践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内容观、人性化道德教育方法这四个方面。第三,进一步对杜威的道德教育的特征进行研究,主要表现在知行统一、尊重人性、彰显理性、关注生活这四个方面;并且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评价,具体从杜威道德教育的贡献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
参考文献(略)
提供海量毕业论文,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留学生论文,商务报告相关资料检索服务。